曾经拥有80名员工、每月订单20万的毛绒玩具厂,如今却只剩下寥寥十几人,老员工坚持下来的仅2人,由于从去年底到现在没接到一份订单,该厂至今未开张。2月26日,记者对我市玩具厂家现状进行了探访,发现这项传统手工业面临严重的招工难问题。由于没订单、缺人手、效益差,城区玩具厂8年前的辉煌已不再!数量从之前的几十家,缩减到了如今的10家左右;存活下来的玩具厂,规模也大大缩水。由于市场恶化、前景不明,许多老板选择转行。
出口订单减少 去年效益锐减
“从去年下半年以来,业务量更是严重下滑,还不及以前的三分之一。”
“我的玩具厂是在2004年建成的,刚开始时工人多,效益也好,主要生产布绒玩具、长毛绒玩具,大的长约40厘米左右,小的不到10厘米。但是现在效益一年不如一年,从去年下半年以来,业务量更是严重下滑,还不及以前的三分之一。”徐晓强的玩具厂建在潍城区望留街道,已经经营8年,而如今这个老厂效益却越来越差了。
徐晓强告诉记者,他所开玩具厂跟城区其他玩具厂一样,所生产的玩具基本上都是出口到日本、韩国,在内地“卖不动”。“如果为内地供货,用自己的棉花、料子制作,再加上人工费,一个玩具的成本在1元四五角,却只能卖1元钱,赔本!但出口韩国、日本就不一样了,如为诺基亚、三星手机制作小蘑菇玩具,一个可以卖到100多日元,折合人民币七八元钱。”徐晓强说。
徐晓强表示,8年前城区玩具厂的效益很好,工人多、车间大,他的玩具厂一个月能接到20万元的订单。但是最近几年却一年不如一年,招工特别难,工人嫌挣钱少、活累不愿干,订单也越来越少,特别是从去年9月份以来,效益大幅下滑。去年9月份至10月份,一个月只能接到几万元的订单,不及以前的三分之一,“好像一下子,工厂就不行了”。
“8年前开玩具厂可以用‘春风得意’来形容,当时手工业很吃香,潍坊城区的玩具厂有几十家,玩具事业蒸蒸日上,订单一个接一个。现在跟以前已经没法比了,我从去年年底到现在,一份订单也没接到,春节后我的工厂一直没开工。”徐晓强说,他和妻子平时到处打听订单,但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,而他几个开玩具厂的朋友,年后同样也没开张。
徐晓强表示,订单减少与近几年许多日、韩客户到越南、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订货有关,那边劳动力充足,玩具销售价格低。
要求高工钱少 工厂留不住人
“工人基本都干不长,一方面是因为手工缝制对技术要求高,另一方面是因为劳动时间长、活累,再就是嫌工资低。”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8年前,徐晓强的玩具厂有80名工人,而如今只有10多个了,其中80名老员工里留下来的只剩2人,绝大多数工人流失了。“8年前,工人都是托关系进玩具厂干活儿,而现在是求都求不来。”徐晓强无奈地说。
“做这行的工人基本都干不长,一方面是因为手工缝制对技术要求高,一些人耐不下心来学习,另一方面是因为劳动时间长、活累,再就是嫌工资低,许多工人回家种地或找别的工作了,人员流动性太大。”徐晓强说,春节后他的玩具厂内许多工人直接辞职不干了。
而别的玩具厂,情况也大致相同。为了留住工人,一些玩具厂即便没有订单工人们闲置在家,也会给他们每人每天发放25元钱的工资。还有一些玩具厂,直接把缝纫机运到了工人家中,如果厂方接到订单,工人们就优先给工厂赶制;如果没有订单,工人们可以使用缝纫机为其它工厂赶制玩具。“这也是无奈之举,本来招工就难,如果老员工都走了,那就没人传授缝纫技术了。”徐晓强说,他一个开玩具厂的朋友,由于在本地招不到工人,只好专程到菏泽拉来五六个人应急,没想到这些人干了两天就跑光了,“技术要求太高,不到10厘米的小玩具,同时需要缝纫机和手工缝制,有些人根本就缝不起来,干不了”。
徐晓强对记者说,与城区的大玩具厂相比,一些县市区的玩具作坊更吃香。“现在高密有许多从事玩具制作的小作坊,三至五个人在家做玩具,所生产的玩具主要销往温州等地。”徐晓强说,这些作坊规模小、人手少,工人一天的工资在50元左右。但是在城区,日工资七八十元都没人愿意干。
年轻女工难招 成为行业难题
“80后、90后的年轻女孩,基本不会从事这门传统手工业。”
“制作毛绒玩具主要是手工缝制和用缝纫机缝制配合完成。现在会用缝纫机的人越来越少,尤其是80后、90后的年轻女孩,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,她们基本不会从事这门传统手工业。”徐晓强说,目前他工厂内所剩的10多名工人,大多是35岁—40岁的农村妇女,因为平时需要照看孩子,她们大多都在家中干活。
“现在年轻人的价值观念与父兄辈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,即便她们刚开始从事了这个行业,但如果工作环境差、活太累、工资低,他们便会走人。”徐晓强说,基于这种现状,一些玩具厂只好降低用工门槛,只要有技术肯学习便可以进厂干活。
眼下,员工流失问题已经成了玩具厂老板的“心病”。即便能够招到人,也留不住。而有时间、有精力、能吃苦的农村妇女,由于年龄过大,也因身体方面的原因干不了或干不好。如何才能招到年轻、干活扎实的女工,这令玩具厂老板们费尽心思。
“玩具行业现在太缺人了,想要找到合适的女工难上加难。有的玩具厂偶尔也能招到年轻女工,但是素质都不高,做事很拖拉。”徐晓强说,玩具行业用工形势已经非常严峻,除此之外,皮革、服装等加工制造业,挡车工、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行业,也都是缺工“大户”。
市场前景不明 许多老板转行
“从8年前城区有几十家玩具厂到现在仅剩10家左右,许多同行无奈转行了。”
当天,记者还了解到,10多年前,我市坊子区曾有一家韩国独资玩具厂——知诚玩具厂,老板是韩国人,平时住在青岛。这家玩具厂,当年算得上是城区较大的一家玩具厂。
徐晓强告诉记者,他曾经与该玩具厂合作过,因此其情况比较了解。当年,这家玩具厂规模大、福利好,厂方为工人交纳五险。但是两年前,由于玩具市场行情不好,这家工厂效益急剧下滑,最终倒闭了。徐晓强听说,后来该厂老板到广东东莞继续经营玩具厂,但是同样遭遇了招工难问题。
记者在坊子区找到了知诚玩具厂的旧址,昔日偌大的厂区,如今已经拆迁成了一片废墟。附近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几年前,这家玩具厂效益好时,建有三四排大型生产车间,在上下班时间可以看见女工们三五成群地穿着工作服进出,经营很是红火。但两年前工厂倒闭后,厂房全部被拆除了。
徐晓强告诉记者:“从8年前城区有几十家玩具厂到现在仅剩10家左右,许多同行无奈转行了,就连我自己也开始向快递业进军以谋生存。”据了解,从去年开始,他做起了同城快递潍坊代理,虽然在玩具行业打拼了8年,也算是元老了,但是玩具市场的前景令他很困惑。